“我家住在五楼,现在年纪越来越大,爬楼越来越吃力。有了电梯,十几秒就上去了,上下楼方便多了!”日前,家住绿洲家园8栋1单元的78岁老人严龙尧对投入使用的电梯连连称赞。 首梯建成树立标杆 “喏!这是我们小区里的第一部电梯。”走近8栋居民楼,只见灰色外立面的电梯镶嵌在单元楼道外面,与楼栋完美融合。进入电梯内部,升降期间运行平稳,没有明显噪声,到达指定楼层后便是入户口,方便又快捷,而电梯入户廊桥下,汽车可以自由通行。 绿洲家园属于老旧小区,一共有18栋居民楼,300多户居民常住于此,其中老年人占比偏多。爬楼难,老人爬楼更难,老旧小区加装电梯,成为绿洲家园老年居民的“心头大事”。 破解加装电梯难题,要抓住问题的核心关键。仙女镇南苑社区充分发挥严龙尧等一批退休老党员党性强、威信高、群众基础好的优势,协调各类矛盾纠纷。同时,社区负责人逐户上门做工作,积极搭建沟通议事平台,多次召开民主协商会,解释相关政策、听取居民意见、推动问题解决……居民们的心结终被解开,不少一楼居民开始配合支持这项工作,第一步部加装电梯于去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。 电梯廊桥下能通车 漫步绿洲家园,多栋单元楼前搭建起来的钢梁已初现电梯雏形,头戴安全帽、身穿马甲的工人不停忙碌着,电梯加装工作正在有序进行。路过的居民不时抬头望一望,眼中充满期待。 “目前城区共有54部加装电梯投入使用,绿洲家园基本建成4部,6部正在施工中,还有4部完成审批。”区住房保障和物业管理中心项目科科长袁健介绍,绿洲家园加装电梯虽然起步晚,却跑出了“加速度”,已经是加装电梯数量最多的一个小区。 第一部电梯加装完成后,居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果,大家盼望“加梯”的呼声愈来愈烈。2023年,绿洲家园迎来老小区改造,结合该工程的实施,社区、居民、政府三方铆足干劲,加快推进其他楼栋的加装电梯工作,积极推动加梯从“零星化”布局向“成片化”发展。
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好事,但真正实施起来,并不是一帆风顺。工作开展之初,就遭到部分居民的反对,尤其是住在一楼、二楼的业主,认为电梯可有可无,担心加装电梯会影响自己房屋采光、带来噪声污染,对加装电梯有抵触情绪。
记者在采访中获悉,除了社区沟通协调工作到位、居民支持理解等因素外,绿洲家园小区独特的先天优势,也是推动批量加装电梯的重要原因。“小区的楼间距较宽,达到14米,超过加装电梯所需的最小楼间距。这种宽度的楼间距为加装电梯预留下足够的空间,绿洲家园小区每部电梯的入户廊桥有6米长。”正如负责加装电梯工作的社区员工叶青所说,电梯廊桥下有车辆通行,居民的出行通道没有受到任何影响。同时,政府提供政策红包,补贴近一半。其中,五层住宅每部加装电梯补助16万元,六层住宅每部加装电梯补助18万元。
“回头看”让电梯安全运行